首页 > 目录 > 《飘摇江山》在线阅读 > 正文 第二章 渔歌子
渔歌子
浪花有意千里雪,桃花无言一队春。一壶酒,一竿身,快活如侬有几人。
一棹春风一叶舟,一纶茧缕一轻钩。花满渚,酒满瓯,万顷波中得自由。
我叫李从嘉,世人称我为后主李煜。
我不喜欢这个名字,就像我也不喜欢我的皇位一样。
我始终认为成为皇帝是命运和我开的一个最大的玩笑。我是父王的第六个孩子,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,我是最不可能成为皇帝的那一个人。因此,父王也从来没有把我当成储君来培养,在他的庇护下,我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性,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。
我喜欢江南的风景,喜欢江南的烟雨,喜欢游玩,喜欢琴棋书画,喜欢诗词歌赋,从幼时到少年,我都沉浸在自己的风花雪月中,不关心时事,不关心政治,不喜欢权力斗争,不在乎王位的归属。
我出生时,祖父与父王已经打下了李唐的广阔江山,所以我从小就锦衣玉食,生活奢侈。父王李璟性情温和,善文学,我也继承了父王的长处,从小就喜爱音律,善于作词。
听老人说我生来就有重瞳,当时有个传闻说重瞳之人皆是帝王圣贤之像,奈何我从小就性格温润,不喜国事。
幸好我有六个哥哥,父王也就没有逼迫我做我不想做的事,而是放纵我,任由我去追寻我想要的自由。这是我的幸运,人生中第一个幸运。
然而,命运就像一个不可预估的定时炸弹,总在人没有想到的时刻给予致命一击。我的几个哥哥都在成长中遭遇不幸,竟相继离世,只剩下大哥李弘毅和我。
由于哥哥们的离世,父王不得不白发人送黑发人,遭受了很大的打击,身体状况也因此大不如前,于是便有大臣向父王进言,为了李唐王朝应当早做考量。父王也就在大臣的建议之下,封我们的叔父做了皇太弟。
大哥自此便与叔父起了隔阂,而我夹在他们中间更是为难。一方面是我的手足兄弟,另一方面又是我的长辈,我站哪边都不合适,更何况,我也并不想参与到他们中间的争斗中去。
大哥素来骁勇善战,但他为人性格暴戾,故而父皇才对他不放心,想借叔父来牵制一下他。
争执爆发在大哥出兵收复南楚之后的庆功大典之上。
“哈哈哈哈哈哈,弘毅,朕就知道你一定不会辜负我的期望,这次我定要好好嘉奖于你。”收复南楚的胜利令父王非常高兴,于是在群臣面前好好夸奖了大哥一番。
“陛下,臣有一事想要请教太子殿下。臣听闻那南楚王有一支近卫精兵,数目约有一千人,但在战后,这支精兵却不见了踪影。臣想问问太子殿下,这支精兵去了哪里?”叔父的话,仿佛一块巨石落进了群臣的心里,虽没有发出声音但却打破了这个欢庆的时刻,一时间,大殿上私语四起,各种打量的眼神或直接或隐蔽的射在大哥身上。
然而大哥的话却令我狠狠一惊,只见他云淡风轻地说道;“我杀了!”
大哥那满不在乎的态度激怒了我,于是冲动之下,我脱口而出:“那可是一千条性命,你说杀就杀,更何况,那南楚王室明明已经投降。投降之后就都是我大唐的子民,你怎么可以说杀就杀了呢!”说完之后,我才心道不好,这下,怕是要惹恼大哥了。
“因为,我不知道这一千人会不会谋反,在返京的路上,我既要管这一千多人的吃喝,还要提防他们随时谋反,还不如杀了,一了百了。”大哥随后的反驳让我哑口无言。
“可是……”我本还想说什么,但是父皇出来阻止了我,“好了,好了。事已至此,就不要再说了,从嘉,让你大哥好好下去歇息一下,你也退下吧。皇太弟留下,其他人可以退下了。”
望着父皇制止的眼神,我也不好再说什么。
在我与侍从刚回宫稍坐之时,却见大哥推门而入。
“六弟,你今天在朝上是什么意思,竟然公然与那皇太弟一起,是想与我作对吗?”
看着大哥气势汹汹的眼神,我竟一时心悸,不敢说什么,只好嗫嚅道,“我不过是为那一千多条无辜的人民叫屈,没有想与大哥作对的意思。”
可在气头上的大哥,好像根本没有听见我说话一样,接着说道:“自古以来,只听说过皇太子,哪里有什么皇太弟?父皇此举,根本就是在向世人说我这个皇太子无能,不堪重用。”
我见大哥越说越离谱,便反驳道:“父皇没有这个意思的,更何况,那是我们的亲叔父。”
“亲叔父,即使是在普通人家,只要涉及到利益的,都不说什么亲与不亲的,更何况是在我们这样的皇家,我劝六弟你还是早点醒醒,想清楚自己是要站在哪一边。倘若你要站在那皇太弟一边,就别怪我不顾兄弟情谊!”说完,大哥便拂袖而去。
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政治的残忍,还是被自己的亲大哥逼着在手足之间做选择,这让年少的我沉郁了很久。直到后来,我才知道,这不过是我悲剧人生的一个开端罢了。
后来,大哥在震怒之下,竟派手下给叔父下了毒,对权力的极度渴望导致他像一条恶狼一样,任何靠近他的人都会被他咬伤。我眼睁睁看着叔父被他下毒除掉,这让我每天都在担心自己是否也会像叔父一样,某一天就会在悄然之间触怒大哥而命丧黄泉。
于是在大哥的压迫下,我对皇位更加厌恶与害怕,不敢生出一点别的心思。
为了让大哥放心从而保全自己,我开始终日喝酒作乐,弹琴写诗,与舞姬为伴,让自己尽可能地远离政治的漩涡。可谁能想到,大哥还没有等到登基大典就暴病而亡了,在无人可选的情况下,我还是被迫坐上了这个我之前百般想要逃离的位置。
登基之时,大臣们向我进言,说:“日以煜乎昼,月以煜乎夜光耀”。他们说煜象征着光明和灿烂,就像我的父王李景通即位后改名为李璟,我的祖父李知诰建立李唐江山时改名为李昇一样,为了李唐江山的未来,也为了满足朝臣们心中所谓的光明和灿烂,我将名字由从嘉改为了李煜,也算是正式向我的少年时期告别。
手机阅读X
手机扫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