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看的小说阅读推荐尽在醉歌泛舟文学网!

首页 > 目录 > 《飘摇江山》在线阅读 > 正文 第五章 相见欢

第五章 相见欢

紫墨蝴蝶 2023-07-27 19:16:09
林花谢了春红,太匆匆。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。胭脂泪,相留醉,几时重。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。人一生总会有许许多多的无奈,而成为皇帝就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无奈。这个皇位对我来说就像一块烫手山芋,吃不掉却又放不下。我说人生矛盾,拥有的时候,不懂珍惜,失去胭脂泪,相留醉,几时重。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。。...

飘摇江山

推荐指数:10分

《飘摇江山》在线阅读

林花谢了春红,太匆匆。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。胭脂泪,相留醉,几时重。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。人一生总会有许许多多的无奈,而成为皇帝就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无奈。这个皇位对我来说就像一块烫手山芋,吃不掉却又放不下。我说人生矛盾,拥有的时候,不懂珍惜,失去胭脂泪,相留醉,几时重。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。。...

飘摇江山

推荐指数:10分

《飘摇江山》在线阅读

林花谢了春红,太匆匆。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。

胭脂泪,相留醉,几时重。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。

人一生总会有许许多多的无奈,而成为皇帝就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无奈。

这个皇位对我来说就像一块烫手山芋,吃不掉却又放不下。

我说人生矛盾,拥有的时候,不懂珍惜,失去了却要开始后悔莫及,少年的放纵是这样,娥皇是这样,但王位,真不是这样。

我,不想当王。

父王在位的后期,宋朝已经开始逐渐崛起,在赵匡胤的带领下,北周被灭,江山易主。然而由于父王在位之时,曾多次对外征战,导致后期国力衰弱,以至于面对宋朝的崛起也无能为力,只能眼睁睁看着宋朝一步步壮大,甚至威胁到我南唐朝廷。

可是父王沉浸在夜夜笙歌的欢乐中,被纸醉金迷的生活蒙蔽了心智,竟上表,表示愿意与宋朝和平共处,长年交好。

我登基之后,北宋已经更加壮大,我朝更是根本无力应对。于是我只好延续了父王在位时的应对政策,沿用北宋的年号,并上表向赵匡胤表示我做皇帝实属无奈,只是为了祖宗基业不得不如此,以后会岁岁朝贡,只求保全自身。

赵匡胤同意了我的奏表,并没有向我朝发动战争。可是没有哪一个君主是不想要一统天下的,赵匡胤也不例外。

开宝四年十月,赵匡胤派兵灭掉了南汉,并在汉阳屯兵。面对宋朝的铁蹄,我非常害怕,只好再次上表,表示可以去除唐号,改称“江南国主”,并于第二年下令贬损仪制,以示对宋朝的尊崇。

然而我的一退再退不仅没有换来赵匡胤的同情,反而助长了北宋的崛起,等我想要反抗时,早已无力回天。

其实我登基之时就应该想到是这样一个结局,只是我一直醉生梦死不愿去面对,就连娥皇都看到了南唐的风雨飘摇,我又岂会不知,只是我始终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这个无力回天的局面。

那天夜里,我破天荒地没有喝酒,而是独自一人站在“锦洞天”上看风景。

“陛下,夜里风大,为了陛下的龙体着想,还是早点去睡吧。”敬宗的声音在我身旁响起,敬宗是父皇为我选的伴读,自小就跟在我身边。

“敬宗,你说我这样做对吗?”或许是头一次这么清醒地站在“锦洞天”看风景,我竟忍不住地问出了早就想问地那句话。

“陛下,您怎么会有错呢?陛下是天子,天子下的决断,臣这些做下人的,又怎么敢多言呢?”敬宗吓得慌忙跪在地上,瑟瑟发抖。

看着敬宗,我觉得好陌生,还记得敬宗刚到我身边时,虽然恪守做下人的礼数,但在私底下,更像我的朋友一样,我画的画与他一起共赏,写的诗和他一起品读,有时候还可以给我提点建议,我偷溜出宫的时候,他也偶尔会忘了礼数和我一起胡闹。

好像是我登基之后,一切就都变了。他对我越来越恭敬,说话瞻前顾后,滴水不漏,成了一个完美的内侍总管。

不仅仅是他,还有那些以前一起从小玩到大的伙伴,都变了,我不再有朋友,不再有胡闹的机会,不再出错,甚至,我不再是个人。

我是皇上,是陛下,我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,有了一手遮天的权力,好像我什么都有了,但在这个夜里,在这富丽堂皇的“锦洞天”下,我竟然感到了孤独,我觉得我好像是一个孤家寡人,我觉得我什么都没有,这个皇位让我失去了我之前所拥有的一切。

“算了,起来吧!给我温一壶酒来,我要在这里喝酒赏月!”看着敬宗转身离开的影子,我想若是我和他说我不想当王,他怕是会觉得我疯魔了吧,算了还是喝我的酒,赏我的月吧!

这世道要如何,便就如何吧!

父王在位时,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,多次对外作战,百姓们早已生灵涂炭,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,朝廷更是国库空虚,这样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,我要靠什么去和赵匡胤的铁骑战斗,我又怎么可以再一次把百姓们置于水深火热的战争之中。看着一个个瘦弱的子民,我做不到也不能做,于是我下诏减免税收、免除徭役,让百姓们休养生息,我想或许只要时间够久,南唐终究是可以缓和过来的。

之后就是整顿朝纲,父王去世之后,朝野颓丧,大臣们更是对南唐的未来持悲观态度。为了稳定朝野,重振信心,我重用之前的老臣,启用了一大批有才有德之人,像是韩熙载、林仁肇、皇甫继勋等人。

为了选举对朝廷有用的人才,我还命令韩熙载主持了当年的科举考试,甚至还亲自命题审核,以求尽量做到公平公正。军事方面,我采用了陈乔等人的策略,固守城池、坚守清野,目的是为了拖垮长途奔袭的宋军,以求能有与其一战的能力。

由于我登基之时,宋朝已经崛起,国力强大,我南唐国力薄弱,因此我知道不能正面与赵匡胤对抗,只能表面俯首称臣,暗地里卧薪尝胆,悄悄休养生息调兵遣将,以求能与宋军一战。

直到开宝七年,我自觉时机成熟,于是就向赵匡胤上表求他放我弟李从善归朝,然而并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答案。

那一年秋天,赵匡胤还派遣使臣来我朝,想以祭天作为借口,诏我入京师,我知道这一去,我就是生死难料,因此称病不从,并回复“臣侍奉大朝,希望得以保全宗庙,想不到竟会这样,事已至此,唯死而已”。

奏表回复的时候,我内心竟有一丝快感,自登基以来,我作为一国之主就一直卑躬屈膝,唯唯诺诺,为了保存我李氏宗庙,年年向宋朝进贡,每逢宋朝有大事,还要奏表祝贺。

这么多年来,我步步退让,然而那宋朝却步步紧逼,我只不过是想要保全江南这一方小小的天地,却也不被赵匡胤所容。果然,在我的奏表到了京师之后,赵匡胤就立即派兵出兵江陵,之后还下令让曹彬随后出师,水陆并进。

战争终究还是不可避免地爆发了。

章节 设置 手机 书页

评论

上一章 | 章节 | 下一章

章节X

第一章 虞美人 第二章 渔歌子 第三章 感怀(上) 第四章 感怀(下) 第五章 相见欢 第六章 望江南

设置X

保存 取消

手机阅读X

手机扫码阅读